范黎敏,先天性运动型脑瘫,伴随她终身的是四肢无力、行动不便。从小到大,似乎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靠别人的帮助:高一点儿的台阶上不了,需要有人扶持;走路缓慢,上下学需要有人接送;上厕所,最好有同性帮助……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麻烦事一桩接着一桩”。然而,从小学到高中,从高职到电大本科,凭着蜗牛般顽强不屈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斗志,一路艰辛,一路收获,迎着朝霞,她艰难地绘就七彩神话。
“我比别人会做梦”
小时候,早已到自由奔跑年龄的她还坐在不适时宜的婴儿车里,她的梦就是想走出屋前的空地去瞧瞧外面的世界。是妈妈和姐姐带着她无休止地训练,跌倒了,爬起来再走;摔疼了,擦干眼泪继续。就这样磨练了意志,顽强拼搏固化了她一生的追求。她也梦想穿上漂亮的连衣裙和唯美的高跟鞋,但她更渴望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到学校读书成才。她比常人会做梦,她常有永不满足的梦想,也正是梦想激励着她走向成功。
笔拿不起来,就用线拴在手上;写字速度慢,就多加练习。同样的作业,她要比同学多花两倍,甚至三倍的工夫,但她同样获得了优良的成绩。从小学到高中,她没有落下一堂课,她用成绩回报每天接送自己的父母。高中毕业了,时刻怜爱她的父母劝她自此打住,回家休养。她却执意要继续自己的梦想——读书。她进入了托普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后被招聘至区残疾人劳动服务社工作,了却了父母的心愿。可她还不满足,上班不久就找到了双休日上课的电大南汇分校询问起专升本事宜。“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还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比对了其他院校网院的学习方式之后,本可以选择网院、能在家里网上学习的她反其道而行之,毅然报读有面授教学的电大,她说:“我还是要锤炼自己刻苦学习的意志,常来学校听课,保持拼搏的精神。因为我是残疾人,我需要更多的锻炼,如果读网院,经常呆在家里上网,就少了上学过程的磨练,我需要保持磨练。”就这样,双休日,英雄路上就多了那辆设计时就没有刹车的专用电瓶车缓慢行进的身影。
“我可以把心扉敞开,我可以把阳光带给别人”
她说,生活的美是靠自己创造的,阳光照耀下的生活才是最美的,我们的心情一定要阳光。正是因为如此,单位里的她总是欢声笑语,工作之余,到乡镇残联走访,会向电大毕业生询问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英语网考的相关问题,被人称之为“学习狂”。电大学习近两年来,她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知道她是电大的学生,成了电大招生的活广告。她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残疾人登记劳动手册、失业情况以及阳光之家服务等。她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给他们贴心关怀,多位前来服务社咨询服务的残疾人深受如此阳光的女孩影响,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她成了阳光之家的“阳光使者”。由于工作成绩显著,不久后就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几年来,她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经常劝导周围人尤其是残疾人自重自爱,参加电大学习,投入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她说,自己应该成为照亮生活的太阳,照亮自己,同时照亮别人。电大“两个一切”的办学宗旨实践的是“有教无类,乐学致远”的校训,阳光和乐观是一对孪生兄弟,拥有文化、拥有阳光,就是拥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