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教研 >> 正文
触摸传统技艺 感悟匠心传承——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研学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5-07-2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七月的风裹挟着夏日的热忱

也吹动着传承的脉络

走进华夏手造体验中心

在指尖与非遗的触碰中

开启了一场

传统技艺与匠心传承

深度研学之旅

近日,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杨静、院长段文花、党总支副书记张盼盼、团总支书记班双双携4名学生,走进华夏手造体验中心,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与传统文化融合之美。增强文化认同,同时激发创新思维,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重价值,使传统文化之美在研学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步入体验中心,手工技艺芦苇画承载着民间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烙画的镂空光影在墙上流转,交织着布艺刺绣的针线声,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染的自然清香。实践团认真地穿梭于众多非遗项目之间,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文化之旅,从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到匠心独具的艺术珍品,每一项非遗项目都令他们驻足惊叹,每一件手造作品都藏着岁月的故事,每一项技艺都凝结着匠人的坚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传承不是把技艺锁在柜子里,而是让它活在当下。”讲解员娓娓道来,这些非遗技艺是中华文明的指尖瑰宝。衍纸以纸条卷曲粘贴成画,藏着“以简驭繁”的巧思;芦苇画取天然芦苇肌理,勾勒山水灵韵,是自然与匠心的对话。编织经纬交错间,凝结先民顺应材料的智慧;布老虎以彩布缝制,承载驱邪纳福的民俗记忆。陶艺经水火淬炼成形,藏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掐丝珐琅以金丝为骨、釉料为魂,尽显宫廷技艺的华贵。它们既是实用与审美融合的典范,更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让大家看到了传统技艺的创新活力。

此次研学之旅,队员们不仅亲手体验了衍纸、编织等传统技艺,更在与匠人的对话中读懂了“匠心”二字的分量——那是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文化的敬畏坚守,更是对传承的责任担当。艺术设计不仅要关注时尚与潮流,更要扎根传统文化的土壤。希望同学们能将这次研学的感悟融入未来的设计中,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触摸传统,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艺术设计学院的“三下乡”研学仍在继续,而这份关于匠心与传承的感悟,将成为队员们艺术之路上珍贵的养分,激励他们在设计中坚守文化根脉,用青春力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文字:班双双

图片:张盼盼、班双双

编辑:王红荥

审核:张盼盼

主审:段文花、杨静

© 2013 版权所有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edu备案号豫ICP备17037532号   

龙湖校区:郑州市龙湖大学城祥云路 邮编:451191

优胜校区:郑州市优胜北路4号         邮编:450053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