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教研 >> 正文
体验非遗之美 赓续文化传承——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研学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5-07-2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当艺术设计的灵感与非遗瑰宝邂逅

一场连接古今的文化共鸣

在河南非遗美学馆徐徐展开

师生们循着专业与传统碰撞的火花

走进这座匠心殿堂

以设计为翼

以传承为任

共同勾勒非遗文化的创新图景

守护精神家园

勇担传承使命!

7 月 25 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段文花、党总支副书记张盼盼带领4名学生,走进河南省非遗美学馆,开启了一场兼具专业探索与文化浸润的研学之旅。师生们在古色古香的馆内穿梭,于指尖与眼眸间触摸中原非遗的千年脉络,让传统文化之美在研学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沉浸式观展

邂逅非遗的匠心神韵

步入美学馆,一件件凝聚着时光与智慧的非遗展品即刻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栩栩如生的方城石猴线条灵动,憨态可掬的浚县泥咕咕色彩明快,精巧绝伦的汴绣针线细密…… 从造型到工艺,从寓意到传承,每一件作品都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诉说着中原大地的文化基因。

师生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结合专业知识交流讨论,从设计美学角度分析非遗作品的造型比例、色彩搭配与符号寓意,让观展成为一场跨越古今的设计对话。

PART.02

互动式体验

让非遗在指尖“活”起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皮影戏展区,师生们围站在幕布前,接过传承人递来的皮影人物,在光影流转中尝试演绎经典片段。“原来皮影的关节角度、摆动幅度都有讲究,这和设计中的动态美学原理不谋而合!”孙宝利学生感慨道。

在朱仙镇木版年画工作坊,师生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刻板与印刷。 学生们则在套色印刷中感受色彩叠加的奇妙,当亲手印制的年画新鲜出炉时,大家纷纷感叹非遗技艺的精妙。

此外,团队还体验了虚拟太极拳等项目,在感受中拉近与非遗的距离。

PART.03

深度化研讨

探索非遗与设计的融合路径

为系统调研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维度与现实需求,实践团在美学馆周边及馆外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工作。队员们以专业态度向参观群众、周边居民规范发放问卷,细致了解受访者对郑州本地非遗的认知深度、感兴趣的非遗项目及传承创新的建设性意见。回收问卷时,队员们不仅耐心解答各类疑问,更以普及非遗保护知识为己任,在互动中传递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让每一份问卷都成为连接公众与非遗的桥梁,也让专业调研的过程成为非遗保护理念传播的生动实践。

结合调研实践,师生们以馆内展品为例,探讨如何将汴绣的针法融入服饰设计、将泥咕咕的造型语言转化为文创产品形态。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学为起点,梳理河南非遗资源,尝试开展“非遗 + 设计”创作实践,让千年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活力。

此次研学不仅让师生们沉浸式感受了非遗之美,更激发了用专业力量赋能文化传承的思考。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推进三下乡研学活动,让更多师生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中,汲取创作灵感,扛起传承使命,让非遗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烂。

文字:张盼盼

图片:张盼盼、樊思彤

编辑:王红荥

审核:张盼盼

主审:段文花、杨静

© 2013 版权所有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edu备案号豫ICP备17037532号   

龙湖校区:郑州市龙湖大学城祥云路 邮编:451191

优胜校区:郑州市优胜北路4号         邮编:450053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