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非遗遇见青春校园,当柔软黏土邂逅创意巧思,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手工创作的奇妙旅程,于10月20日在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温馨开启。由艺启造艺手玩非遗体验小组主办的黏土制作兴趣课,在艺术设计学院刘莹老师的带领下,与5名同学共同解锁了非遗手工的独特魅力,为大学生活注入了别样的文化活力。
一、以艺为媒,非遗课堂走进社区
课堂伊始,刘莹老师结合非遗手作的历史渊源,为同学们讲述了黏土艺术在传统民俗、民间工艺中的重要地位。从古代陶俑的造型美学,到现代黏土手作的创新表达,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和专业的讲解,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小小的黏土不仅是创作材料,更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这种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开场,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创作充满期待。

二、匠心实践,指尖绽放创意之花
理论讲解过后,便进入了实操环节。刘莹老师耐心示范黏土揉、捏、压、刻等基础技法,从色彩搭配的原理,到造型设计的巧思,细致地指导每一位同学。5名同学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创造力,有的以校园建筑为灵感,塑造出迷你版的教学楼;有的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制作出憨态可掬的非遗瑞兽;还有的融入现代审美,打造出充满个性的抽象摆件。课堂上,同学们相互交流技巧、分享创意,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手工创作的乐趣,也体会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意义。

三、青春赋能,传承路上步履不停
“这堂黏土课不仅让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更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参与活动的同学感慨道。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艺启造艺手玩非遗体验小组始终致力于将非遗文化与大学生活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兴趣课、工作坊、成果展等多样化活动,为同学们搭建起接触、了解、传承非遗的平台。此次黏土制作兴趣课,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让非遗文化在青春校园中焕发新的生机。

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社团活动,推出更多优质的非遗体验活动,鼓励更多大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与创新者,让传统之美在校园中代代相传,让匠心精神在青春岁月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