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我院“行走的思政课”在郑州博物馆生动开讲

时间:2025-11-10 点击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0月31日下午,由我院与团委共同组织的“行走的思政课”在郑州博物馆开讲。此次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

沉浸式学习在历史场景中感悟抗战精神

来自青马社团的学生们庄严肃穆的展览厅内,凝神观看每一件展品。从锈迹斑斑的抗战枪械到字字千钧的历史文书,从英雄先烈的个人遗物到记录苦难与抗争的珍贵影像,这些实物与资料无声讲述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壮烈史诗。

在这场特殊的思政课上,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听讲,而是历史的主动探寻者。他们放缓脚步,或低声交流观感,或认真记录所见所闻。一幕幕复原场景将大家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使书本上的知识变得可感可触。

在抗战文物展柜前,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和斗争的激烈;在杨靖宇、吉鸿昌等抗战英雄事迹的展板前,中原儿女的英勇壮举令在场学生无不动容。

现场教学思政教师张梦辉现场讲授抗战精神

我院教师张梦辉结合陈列内容,在现场深情讲述了中原大地上的抗战历史与感人故事。他从具体文物入手,全面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精神品质在今天的青年成长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梦辉老师并非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将现场文物与历史故事紧密结合。在杨靖宇将军事迹展板前,他动情讲述这位民族英雄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的英勇事迹。这种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教学,使思政教育从“纸上谈兵”变为“身临其境”。

张老师不仅讲述历史,更引导学生思考抗战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启发学生将历史感悟转化为当代青年的责任。

实践成效,在行走中筑牢青春信仰

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使学生们深受触动。一位参与学生表示:“原来教科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用生命写就的。这样的实地学习让我对抗战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更多的同学表示:“对照历史,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挫折,不值得emo”。这种从课堂认知到价值认同,再到行动自觉的跨越,充分印证了“行走的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未来学院将通过有计划、多批次、小规模、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将思政课堂“搬进”文博场馆、革命旧址,通过“走—看—讲—思—做”实践教学法,推动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社会”,从“讲授”变为“体验”,真正实现入脑入心、铸魂育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