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纪律是什么,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有哪些?
|
组织纪律是规范和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其本质要求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落实组织决定;不按规定说明和报告;搞非组织活动;违规选任干部;违规谋取人事利益;侵犯党员权利;违规发展党员;违反出国(境)管理规定 |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4日 |
|
对抗组织审查行为的处分规定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了对抗组织审查,应予处分的五种情形: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包庇同案人员;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其他对抗组织审查行为。 党章将“对党忠诚老实”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将“对党忠诚”写入入党誓词。《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 |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16日 |
|
这些行为违反了出国(境)管理规定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出国(境)管理规定行为列出负面清单,作出处分规定。 1.违规取得外国国籍、国(境)外居留资格。 《条例》第九十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给予党纪重处分。 这里的“有关规定”,主要是指《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的通知》等规定。党员、干部违规取得外国国籍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3日 |
|
这些情况,如果不按规定向组织说明和报告将被处分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条、八十一条,对不按规定向组织说明和报告行为作出了处分规定,主要包括6类: 1.党员拒绝作证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 《条例》第八十条规定,在党组织纪律审查中,依法依规负有作证义务的党员拒绝作证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党员在纪律审查中应当履行作证义务 |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31日 |
|
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六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
|
6月5日,记者获悉,端午节将至,为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严防违规吃喝顽瘴痼疾反弹回潮,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省纪委监委现将6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河南警察学院党委原书记王伟平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2013年至2022年,王伟平多次在企业内部餐厅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王伟平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3年9月,王伟平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6日 |
|
违规选任干部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分规定
|
为政之道,首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规选任干部行为作出处分规定。 1. 违规选人用人,用人失察失误 《条例》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者调整干部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5日 |
|
违规选任干部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分规定
|
为政之道,首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规选任干部行为作出处分规定。 1. 违规选人用人,用人失察失误 《条例》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者调整干部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5日 |
|
违规谋取人事利益的相关处分规定
|
组织人事工作涉及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关系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和稳定,事关人才评价机制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六条对违规谋取人事利益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种类和幅度进行了规定: 在干部、职工的录用、考核、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聘、荣誉表彰,授予学术称号和征兵、安置退役军人等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利益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6日 |
|
搞非组织活动的处分规定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三条对搞非组织活动行为列出负面清单,对违规组织、参加乡友会,以及搞拉票、助选、干扰选举活动作出处分规定。 1.违规组织、参加乡友会。 《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分。 这里的“违反有关规定”,主要是指违反2002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4日 |
|
这些行为侵犯了党员权利
|
党员权利是党章赋予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正常行使党员权利,坚决反对和防止侵犯党员权利的现象发生。《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规定了侵犯党员权利应予处分的情形: 1. 侵犯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表决权,主要是指党员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并可以表示赞成、不赞成或者弃权的权利。选举权,主要是指参加选举的党员了解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7日 |
|
违规发展党员的处分规定
|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违规发展党员,破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给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严重隐患,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九条的规定,该行为主要有以下两种行为方式:一是采取弄虚作假或者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具体包括,行为人向党组织隐瞒申请人不符合党员条件的真实情况,或者帮助申请人篡改、伪造申请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1日 |
|
从事这些营利活动属于违规行为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八条对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行为列出负面清单,作出处分规定。 1.违规经营商业、兴办企业 《条例》规定,违反有关规定经商办企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的,给予相应处分。 经商办企业的主观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或者利润,是否实际获利则在所不论。关于经商办企业,早在1986年2月,党中央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21日 |
|
这些行为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实施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可分为五类: (一)违规受礼。 《条例》分两款对此作出规定。 第一款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券)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的,给予相应处分。 这里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是指与党员、干部职权相关联,与其公正履职相冲突,可能导致不公正执行公务。 这里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9日 |
|
违规为特定关系人谋利的情形和处分规定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四条第二款、第九十五条、第九十六条、第一百零四条对违规为特定关系人谋利行为及处分作出了规定,共分为4类: 1.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条例》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9日 |
|
党员干部离岗离职后违规从业、违规谋利的处分规定
|
党员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其原有的职权还会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产生影响或者发挥作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离岗离职后违规从业、违规谋利行为列出负面清单,作出处分规定,旨在堵住政商“旋转门”、期权式腐败等漏洞,强调党员干部离开岗位后,对其不能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要求仍然一以贯之。 1. 离岗离职后违规从业 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党员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2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