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是腾飞的引擎。他带领团队攻关,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焊接大喷管。他,就是国家高级技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211厂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这些年,高凤林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大型项目攻关中:国家某重点型号发射车研制中,高凤林出色解决了一系列部组件的生产工艺难题,提高工效5倍以上;在国家一系列高新武器和撒手锏武器研制生产中,他多次受命攻克难关,保证了我国重点型号的顺利研制;他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的确,三十多年来,高凤林只专注于一件事——在厚度、薄度均在毫厘之间的管壁上,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我国发射的10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都是依靠他焊接的发动机成功推向太空。
上世纪,航天一院研制了我国第一种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并同时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塔上有一套用于支撑火箭的振动大梁是焊接结构,它的焊缝强度要求不小于材料强度的90%,属于一级焊缝。高凤林接受了这个艰巨任务。经过反复试验,他提出了用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铜板机械导热控制线能量的工艺方法。随后,他与技术人员和其它人员一起精心施工,焊出了合格的振动大梁,保证了振动塔按时竣工,日后多年,振动大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完好无损。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期间,有关方面对振动大梁进行了升级测试,结果表明大梁焊接质量良好,承载能力可由原来的360吨提高到420吨,能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继续服役。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
高凤林说:“岗位不同,作用不同,心中只要装着国家,什么岗位都光荣,有台前就有幕后。大国工匠,匠心筑梦,凭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的是民族认可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