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艺心未你——艺启玩艺手造非遗体验坊”正式开课,艺箩筐、葫芦烙画、绳编、剪纸、米贴画五大特色小组同步开展活动,非遗传承的活力与创意在体验坊内蓬勃绽放,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其中,共同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艺箩筐小组:
新旧成员共筑“泥土创意”
艺箩筐小组的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不仅有熟悉的老学员回归,更迎来了几位充满好奇的新成员,新老搭配的组合让创作氛围格外融洽。刘莹老师作为小组指导老师,从非遗泥塑的基础——“泥的特性”入手,细致讲解了不同湿度泥土的可塑性差异、保存技巧及创作注意事项,让新成员快速建立起对材料的认知。随后,刘老师现场示范了“取-揉-捏-画-切”的完整制作流程,指尖翻飞间,一块普通的陶泥逐渐有了形态,引得学员们频频惊叹。




葫芦烙画小组:
烙铁为笔,葫芦作纸传古韵
葫芦烙画小组的活动现场充满了传统艺术的静谧氛围,张春彩老师以“葫芦的文化寓意与烙画技巧”为主题展开教学,从葫芦的挑选、构图设计,到烙画工具的使用、火候的控制,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和示范。老师手持特制烙笔,在光滑的葫芦表面轻轻勾勒,随着温度的变化,葫芦表皮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褐色印记,花鸟、山水等图案在葫芦上缓缓浮现,生动形象,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了烙画“以火为墨,以铁为笔”的独特魅力。
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拿起烙笔尝试创作。从最初小心翼翼地练习线条,到逐渐掌握火候的控制,大家专注投入,不时向老师请教技巧。有的学员选择简单的吉祥图案进行创作,有的则大胆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烙画中,虽然过程中不乏失误,但每一次调整都是对技艺的提升。看着自己亲手创作的葫芦烙画作品,学员们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项非遗技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



绳编小组:
彩绳缠绕,编织传统与时尚
绳编小组的活动现场色彩斑斓,一根根彩色绳线在学员们的手中交织缠绕,变幻出各种精美的造型。吴振英老师首先介绍了绳编非遗的历史渊源和常见的编织技法,如平结、金刚结、凤尾结等,详细演示了每种技法的编织步骤和要点。老师强调,绳编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更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个结的松紧程度都会影响最终作品的美观度。




剪纸小组:
剪刀流转,红纸生花映匠心
剪纸小组的活动现场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气息,红色的彩纸、锋利的剪刀成为了学员们创作的主要工具。指导老师以“剪纸的基本纹样与创作思路”为核心展开教学,从剪纸的工具选择、纸张折叠方法,到锯齿纹、月牙纹等基本纹样的剪制技巧,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示范。老师还展示了多幅经典的剪纸作品,如窗花、喜字、生肖图案等,让学员们感受剪纸非遗的多样风格和艺术魅力。





艺术设计学院
2025年10月28日
文字:张盼盼
图片:刘莹、张春彩、吴振英、班双双
编辑:唐华欣
审核:张盼盼
主审:段文花、杨静